在水質在線監測領域,標準樣品的精準輸送是確保監測數據準確性的基石。環境監測中心站在其水質自動監測站中,長期面臨一個技術難題:用于輸送標準液和試劑的蠕動泵,其軟管在長期連續運行中可能發生磨損破裂。一旦發生泄漏,不僅會導致標準液浪費和儀器內部污染,更可能造成監測數據漂移、儀器誤判,直接影響水質監測結果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該監測站曾采用定期更換軟管的預防性維護策略,但無法避免突發性泄漏風險。尤其在無人值守的夜間,微小的泄漏若未被及時發現,可能導致次日監測數據異常,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進行故障排查和儀器校準。
為解決這一行業共性難題,該監測站引入了保定思諾iPump6ZF-B+FT15漏液檢測蠕動泵。這款設備配備的漏液檢測傳感器,為監測系統增添了一道智能安全防線。傳感器精密安裝在泵頭關鍵位置,當軟管發生磨損導致液體泄漏并觸碰到傳感器時,系統會立即啟動多重響應:現場聲光報警提醒巡檢人員,同時自動停止運行并可將故障信息遠程傳輸至監控中心。
這一功能在實際運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一次例行遠程數據核查時,監控中心收到來自某子站的漏液報警信息。現場維護人員迅速抵達后發現,其中一路標準液輸送軟管出現微小裂縫。得益于漏液檢測功能的及時預警,泄漏在初期即被控制,有效避免了標準液的大量流失,防止了因試劑交叉污染導致的監測數據失真,保障了該站點監測工作的連續性和數據的準確性。
此外,該設備配備的4.3寸高清觸摸屏便于現場參數設置和設備狀態監控;智能啟停功能實現了與監測周期的精準同步;回吸功能則有效防止了停機時液體滴落造成的試劑交叉污染和體積計量誤差。
實踐表明,iPump6ZF-B+FT15蠕動泵的漏液檢測功能,為水質在線監測領域的流體輸送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將傳統的"定期維護"模式升級為"主動防護"模式,顯著提升了監測設備的運行可靠性和數據質量,為環境保護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